作者:聚创深大考研网-王老师 点击量: 2772 发布时间: 2018-08-30 15:42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热门关键词:深大研究生,深大硕士机械工程,深圳大学
据悉,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机械工程介绍已公布,聚英深圳大学考研网小编为你整理如下内容:
基本信息
专业
085201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学制
3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应用技术学院
联系人
邓老师
联系电话
23256204
电子信箱
dengsunan@sztu.edu.cn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44]大学物理二(力学、电磁学、光学);
复试科目
[FS93]光机电一体化基础二(力学、电磁学、光学);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徐刚,王红志,杨灿,罗一星 |
02 |
激光智能装备及应用 |
吕启涛,何正娣,郑国梁,申文静,李春波,欧阳德钦,王萌,邓苏南 |
03 |
光电检测技术 |
陈志超,胡学娟,吴旭 |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具有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道德高尚,求是求真;
2)掌握坚实宽广的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机械工程或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或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自如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培养方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以机构动力学和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设计理论及数字化设计方法,针对制造业中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紧缺等问题,开展1)新工艺、新方法研究及其装备、辅具的开发2)机器人技术相关研究及产品开发(机器视觉、传动器件及控制技术);3)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及系统集成。
激光智能装备及应用:紧扣“中国制造2025”重大工程,结合深圳市产业结构,对标德国费劳恩霍夫研究所,面向激光智能装备领域,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开展激光智能装备研制,光电子技术应用,光电子技术研究,激光智能装备应用,3D打印等方面的研究,培养涵盖“激光+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的激光智能装备及应用方面专门人才。
光电检测技术:光学检测是一种利用光学传感器进行的测量技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利用光电元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输出电信号随测量环境的光信号变化。
光学检测的一个优点是非侵入性, 不依赖破坏性的测量技术。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是非常吸引。光学传感器是高度敏感,可以检测出细微的等级和其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不被人工测量技术看到。所以光学检测是具有反应快、精度高、非接触、重量轻、体积小、不受电磁干扰和可以在严酷环境中工作等优点集于一身的高端技术。
导师队伍
本学科拥有广东省先进光学精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激光技术研究工程中心,即将建成深圳市光电子技术应用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教授3人,副教授6人, 16人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合理。
吕启涛,博士、教授。从事激光核心技术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先进激光光源及高端激光智能装备,打破国外公司长期对激光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的国际垄断格局,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聘教授,国家特聘专家、2011年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深圳市海外高层次A类人才”、“深圳市南山区A类领航人才”,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欧共体项目3项、德国政府项目5项,国家重大仪器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 5 项、深圳市创新项目2项,累计承担国家、省市级项目总额超过2亿元。2017年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授权国际专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50多项。
王红志,博士、教授。王红志: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获“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称号(2009-2013年)。担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多门课程教学,获“深圳大学第2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6项教学奖。主持深圳市地铁自动扶梯故障分析项目“深圳地铁XXX扶梯主机基座螺栓组应力有限元分析”、负责“电动汽车旋转升降座椅研制”企业项目的总体设计,积累了丰富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经验。。
陈志超,博士、教授、鹏城学者。重点研发不同高效能、高质量的光纤传感器及其系统应用,共发表了170多篇 SCI 国际论文,申请了4项应用技术专利,担任IEEE Sensors Journal和Journal of Sensors国际杂志副编。指导过5名博士后,9名博士生,1 名硕士生和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访问学者。兼任IEEE Sensors Council 新加坡创会主席, 美国光学学会新加坡主席, IEEE 高级会员, 2018 年获得阿尔伯特•纳尔逊•马奎斯终身成就奖。
胡学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光学成像系统研制和图像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经验和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经验,搭建了基于红外技术的钞票鉴伪系统、基于宽谱光源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等。已发表研究论文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何正娣,博士、副教授。现在主要从事口腔数字化医疗和医学激光应用方面的研究。曾担任日本牙科粘接学会会员,日本齿科激光学会会员,日本齿科保存学会会员,深圳市牙医协会第一届常任理事。获得过日本文部省资助奖学金;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日本小林育英会赏等嘉奖。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杨灿,博士,副教授。一直从事智能/高性能聚合物柔性材料,微纳成形装备、工艺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工作,在柔性工程材料先进成形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研究经验。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发表在Appl. Therm. Eng.、J. Micromech. Microeng.、Int. J. Adv. Manuf. Tech.、ASME等国际知名期刊/会议上;授权专利10余项;参编专著/译著各1部;2012年获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同年入选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2015年获全国塑性工程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九届泛珠三角塑性工程年会“优秀论文”奖。
吴旭,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特种光纤技术、超荧光光纤光源及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博士启动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1项,校博士启动1项,主要参与科技部863项目、总装备部“十一五”、“十二五”预研项目(结题优秀),973子专题项目等。已在《Sensors》、《Applied Physics B》、《Applied Optics》、《Optical Engineering》、《光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EI 收录论文多篇。
李春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非标机械产品设计,计算力学,AlN非线性光学特性,激光扫描转镜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2项,主持深圳技术大学科研启动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检索5篇。
罗一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运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参与过深圳市产学研和公共科技专项资助计划项目“精密全电动注塑机的智能化数字伺服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参与过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超微型注塑成型机研究与开发”。曾主持研发的PLC与变频器Profibus总线桥模块已经产品化并成功应用于变频器产品。长期从事计算机硬盘SSW伺服写技术研发工作和计算机硬盘磁头测试设备研发工作。多项技术已经在多款2.5寸和3.5寸硬盘产品中应用,参与开发的硬盘磁头测试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硬盘产品的实际制造中。有与国外团队共同实施进行研发项目的丰富经验,先后三次获得公司创新奖。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郑国梁,光学专业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2008年在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字全息、电光效应、光学超晶格、太赫兹波等方面研究,在《Optics Express》、《Applied Physics B-Laser and Optics》、《Journal of Optics》、《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主讲《数字电子技术》、《光学》、《现代光学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电工学》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
申文静,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系统锂电池组温度场建模仿真、信号采集与处理。研究电池在复杂时空分布特性下的物理建模及参数优化方法,工业系统参数智能调节及应用。
欧阳德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红外掺铥/掺钬光纤激光器、拉曼光纤激光器、超荧光光源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了系列0-50 W掺铥光纤激光器样机,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目前主要从事高功率掺铥/掺钬光纤激光器、拉曼光纤激光器及其在特种塑料激光焊接、特种气体传感、激光生物医疗器械等方面的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
王萌,博士,硕士生导师。致力于激光加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多尺度器件的技术手段,包括超细晶薄膜制备方法、激光束超衍射纳米加工直写技术,以及常用的表征技术SEM、TEM、XRD、RAMAN等检测技术。并针对无掩模纳米光刻技术中材料选择、超衍射纳米光刻中各种物理效应和加工参数对纳米结构加工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机制,发展了多种激光微纳米制备的关键技术和新方法,在纳米尺度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物理的原理与过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邓苏南,博士,硕士生导师。于2012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获得英国伯明翰大学百万级精英奖学金(Elite scholarship)的资助攻读博士学位。而后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QS排名全球12)应用光学器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邓苏南博士长期从事光学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光学检测系统的研发以及新型微纳光学器件的研制。在成像系统的研究上主要包括拉曼成像及检测设备的研发,曾参与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专项科研项目,研制出性能优异的线扫描拉曼成像设备,并应用于指纹探测上。在瑞士进行宝石光纤拉曼高温检测设备的研究,其中涉及的相位调制技术是目前微纳尺寸3D打印设备的关键。
课程设置
多体动力学、光电子学、高等电子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应用、振动理论及控制、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DSP系统设计、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高等工程力学、光纤传感器、激光应用。
教学资源
专业突出“光制造”、“光检测”和“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的学科特色,对标德国费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展实验室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有光学精密制造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中德光学传感与检测实验室和中德啤酒酿造过程控制实验室2个中德联合特色实验室,数字化口腔器件设计与制造公共平台1个公共平台。与大族激光、联赢激光、杰普特、镭霆激光、光大激光、田中精机、怡丰自动化等20余家深圳市知名高新技术产业在人才培养、共建专业与课程、应用技术研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签订了20余项校企合作协议。目前,拥有有实验室面积近2000 平方米,有工业4.0智慧化工厂,Ziwck万能拉伸试验机,工业机器人综合训练系统,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高精度全波段激光光谱仪、多型号光束质量自动分析仪、整套高功率光纤处理设备、高速示波器与光电探测器、超短脉冲自相关仪,3D光学三座标测量机、动平衡测试仪等科研、实验、教学设备300余台套,总价值3000余万元。
奖助体系
参照学校标准
培养特色
1)真正体现专业硕士面向工程应用的定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培养模式上,强调工程应用背景,适当减少课程中的理论深度,增设“企业项目实践”等特色课程;毕业论文选题必须限制于产品或技术应用类题目,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2)在培养目标上,打破传统机械限制,突出产品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具备机电结合、机电液(气)结合、光机电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设计能力。
就业情况
与深圳及周边知名的高新企业密切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从反馈信息中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和目标;在培养中要求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短期项目乃至毕业论文。本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更多的可能是被这些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录用。
报考要求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测控工程专业(不限于上述专业,允许其他相关专业)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欢迎有工作经验的上述专业的从业人员报考,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机械工程介绍"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