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作者:聚创川大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 962
发布时间: 2017-09-26 14:45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据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已公布,聚英考研网整理内容如下,文章末尾有附件可下载:
文学与新闻学院概况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四川大学曾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等几大学院,文学院历任院长有向楚、朱光潜等学术名家,曾任中文系主任的有刘大杰、潘重规、杨明照等著名学者。50年代院系调整,撤销文学院建制,分为中文、外文、历史等系。1994年恢复文学院,包括中文、历史等系。1998年又进行调整,将原四川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与原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合并,组建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四川大学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所属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名。
教职员工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 162人(含博士后),其中教授53人,其中杰出教授(院士待遇)2位,二级教授7位,三级教授12位,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54人(含校外)。他们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科委委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学会正副会长9人。
学系与研究所
学院现下设中国文学系、中国语言学系、新闻学系、广告与传播学系、影视艺术系、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系等6个教学系,另设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新闻传播研究所、广播电视研究所、符号学与传媒学研究所、新媒体研究所、西部广播电视研究中心、文学艺术研究中心等13个科研机构。现有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人类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理论与文化产业、传播学与新媒体15个教研室。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三大学科群,有1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四川省重点学科;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学院共创办学术刊物14种,其中《中外文化与文论》、《汉语史研究集刊》和《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种为CSSCI集刊,另有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为全英文集刊。
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等9个本科专业;有22个硕士专业,包括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3个专业学位点。学院现有学生3000多人:在读博士生330人、硕士生1296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约占三分之一)、本科生1731人,留学生117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60名。
学术成就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项; 1998至2015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69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语文》、《新闻与传播研究》A刊上发表文章108篇,SSCI和A&HC期刊39篇,CSSCI期刊学术论文650篇,学术专著156部。这大大提升了我院在学校及全国高校中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竞争力。
在“211丛书”中出版的许多著作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等不同等级的社科成果奖。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共15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计100项。此外,我院编写了多部精品教材,受到学术界同仁与学生的广泛好评。我院也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奖、省教育厅奖等其它奖多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比较文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建立和完善了与国内外专家、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机制。每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密切跟踪国际、国内学术的前沿动态。到目前为止,主办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比较文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新闻传播、符号与传媒、国际敦煌学术论坛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汉语史研究、中外文论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多个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同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丹麦、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约20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讲学、合作研究等双向合作交流关系。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院十分重视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根柢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每学期都开展大型系列学术讲座,邀请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主讲,大大拓展了全院师生的学术视野。还举办了多期由优秀博士生主讲的“博士论坛”,以及由硕士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参与主讲的“尊经论坛”;同时积极鼓励本科生进行文学创作,资助出版了《起点》、《青桐》、《自在诗文》等文学刊物,资助所有主干课出版了课程刊物。
其他
学院图书馆目前拥有图书资料约10万册,设有工具书室、流通书室及学术期刊室;现有10余间实验用房,总面积600多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余台(件)。
经过一代又一代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成绩斐然,所培养的博士生已有多人成为长江学者,7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已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及艺术学理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当前,全院师生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努力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文化教育建设、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年,学院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合计385名,其中预计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197名(招生人数为预计人数,实际录取数将视考生报考情况确定)。接收推免生章程如下:
一、申请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体健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应届本科毕业生且已获得或有可能获得本人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接收时,申请人必须获得该资格)。
3、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二、接收专业、人数
已有招生专业中,均可接收推荐免试生。专业、人数等详情请查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见附件一)。
三、申请、复试、录取程序
1、凡有意报考我院2018年推免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皆需填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免硕士研究生填报表(电子版)》(见附件二),申请人填好该表后请发送到tmyjsh88@163.com,填报表接收截止日期2017年9月26日中午12:00。申请人请加入“川大文新2018推免硕士”QQ群(群号:528251675),该群需实名认证,认证方式是“姓名+学校”。
2、2017年9月28日左右开始,获得在读学校推免生资格且符合申请条件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填报专业志愿。网址:http://yz.chsi.com.cn/tm(凡申请我院2018年推免生的同学请务必在2017年9月29日17:00前在网上点击填报,以免错过我院统一组织的复试安排)
3、在“推免服务系统”获悉填报专业志愿信息后,学校会在1个工作日内通过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我院招录要求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并确认后,请按照我院安排的复试时间前来参加复试。
我院推免生复试报到时间:2017年10月9日14:30-17:00;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348、349办公室。
2017年10月10日全天复试。具体安排请在报到时见当天的学院公告。
4、考生需交验以下书面材料(请注意,报到当天提交材料即可,切勿邮寄,以免丢失):
(1)学生证、第二代身份证复印件(复试时请携带原件以便确认身份);
(2)其他各种能力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单、获奖证书、本人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复印件;
(3)由政府设立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或四川大学校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原件。
5、10月中旬起,复试合格者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点击待录取通知。
6、关于夏令营考生。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参加我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并符合我院接收条件(在我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取得拟接收函营员名单中)的同学,在获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后,不参加本次复试、也不提交材料,可以直接在2017年9月28日上午11:00前登录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选择我校填报相关专业志愿;并且在我校招生部门确认同意后,在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及时(应在2017年9月29日17:00前)点击待录取通知。逾期不确认者,将视为自动放弃。具体事宜请密切关注QQ群“2017年文新夏令营”,并保持联系。
四、奖助学金
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http://gs.scu.edu.cn/jzj.aspx?TypeID=80)。
五、咨询、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办公室,电话:028-85417773 028-85470061
六、举报受理渠道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文科楼306办公室
办公电话:028-85412310
邮箱:20011033@scu.edu.cn
七、其他事项
1、申请人必须保证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若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不予录取。
2、政审、体检不合格以及在入学报到时未获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者,学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3、申请人目录查询、信息注册、上传照片、缴费、填报志愿、接收复试和待录取等均在“推免服务系统”上进行,拟录取考生不再领取校验码、登记表,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4、已经参加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且面试合格者,取得在读学校的保研资格后,即可申请我校接收。
5、复试收费标准: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规定,研究生招生复试费:每生120元。复试费在网上缴纳,请各位考生登录网址:http://sf.scu.edu.cn/payment/,不注册,直接用本人身份证号作为用户名,密码为:666666,登陆后进行缴费。(缴费时间:9月28日至10月8日)
附件:点击此处下载下列附件
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xls
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xls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