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厦大考研网-a老师 点击量: 1672 发布时间: 2016-12-02 11:39 微信号: H17720740258
谁是中国最有爱的大学?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答案。作为一名从厦门大学毕业的学子,我的母校厦门大学当之无愧。
1、免费——怎么可以吃饭也免费?厦门大学,在这点上可谓贯彻到底,连米饭也可以免费。厦大学生只要拿校园卡往读卡器一嘀,稀饭和干饭,想吃多少都免费。不仅吃饭免费,菜汤也免费。再穷的学生在厦大不仅读得起大学(免学费),而且绝不会饿肚子。吃饭管饱,还有菜汤。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特权只属于学生,教师没有。
校园里还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矿泉水和免费的厕纸。这样,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都不用花什么钱了。免费提供厕纸,不怕有人偷吗?在美国,每一个公共厕所都有免费的厕纸,有谁偷呢?据说校长此举是希望所有来读厦大的农村孩子,不仅在大学学到知识,还感受文明,他们毕业了,就会想:什么时候能够让自己家的农村,公共厕所也能够用上免费的厕纸。只要培养出一个立志改造家乡的学生,厕纸的投资就值!
校园还提供几千部免费的自行车,从图书馆到食堂、宿舍,这些叫“小绿”的自行车没有锁,学生随时可骑,不用租借,只是不可以骑出校园。下雨了,没关系,图书馆的雨伞免费借。考虑到现在学生有手机、相机、电脑等贵重物品,所以学校免费给每个学生配备保险柜。这样不仅吃喝拉撒免费,连行得方便、住得安全,都贴心考虑了。
2、得屌丝得天下——对学生比对老师更好我重返厦大借用老师的校园卡,到食堂吃饭,明明标价是8块钱,刷出来的数字却是9块6。我以为是机器有问题,但接下来每一次刷卡,跳出来的数字都比标价高,一问才知道,我们拿的校园卡和学生不一样。教师的校园卡,不仅没有什么特权,反而在食堂消费要比学生卡多付20%。厦大虽然也有教工食堂,但是自助餐,起价就是20块钱。想便宜一点,可以到公共食堂,但对不起,要比学生多付钱。
学校里谁是屌丝,当然是学生。但是在厦大,学生很多地方比老师更优惠。游泳馆,周一到周五只对学生开放,周末教师要去,对不起,学生2块钱,教师5块钱;高尔夫练习场也是,只有周末对老师开放,同样,打一盒球,学生2块钱,老师5块钱。而高尔夫球培训课,学生免费。
我唯一感受到教师的校园卡比学生的校园卡优越的是在图书馆借书,本科生普通外借图书的借期是30天,教师和研究生是60天,但2015年3月23日厦大图书馆公告调整借阅规则:“本科生普通外借图书的借期由30天调整为60天,满50天后可续借一次30天,与教师和研究生一致。”这彻底击碎了我对教师校园卡仅存的优越感。
每一次到食堂刷卡,看到刷出来的数字都比标价要高,心里都会跳一下,但暗暗地还是会竖起大拇指——一个敢于公开对学生比对教师还要好的学校,真应该为她点赞!
得屌丝者得天下。全中国高校没学生,厦大都会有学生!
3、极致——超出客户(学生)的预期本科生4人一间房,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厦大在全国高校最早给学生安装空调,到现在差不多已到更新期,目前在全部更换新空调,只要有条件的宿舍,一律安装淋浴热水器,宿舍楼有洗衣机。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学生宿舍都是海景房。有些助教哭了,他们租的房子,还不如学生。
翔安校区五星级图书馆,今年开始向学生免费出借电子书阅读器kindle。同样五星级的还有太阳能恒温游泳池。高大上啊!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大堂有一架钢琴,我以为是新闻学院独家,后来才知道,厦大在很多公共空间,都放了钢琴。方便学生们随时可以弹一曲。许多不是音乐课的教室,也放置钢琴,甚至是三角钢琴,我上通识课所在的教室,上课前,就可以让同学即兴弹一曲,然后老师再来讲哲学、文学或者经济学。
厦大追求极致是有传统的。“止于至善”的校训,翻译过来,就是追求极致。
厦门大学1921年建校,1922年7月,在福州、上海等七地同时招生,仅录取新生152名。可是你看厦大的历史建筑布局,就可以感受到陈嘉庚当时的气魄,陈嘉庚对厦门大学的校园蓝图和远景规模,是这样设想的:“面积数千亩校园,可容纳自全国各省和东南亚各地的学生数万人,而操场越大越好,本校或本省开运动会时,可容纳十数万观众。”
每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我就对嘉庚先生的崇拜如滔滔江水。嘉庚先生,你怎么知道70年后,中国高校都要扩招,校园会不够用?
无独有偶,1950年代初,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捐建厦门大学南大礼堂,设计座位可容纳5000人,成为当时全中国最大的单体礼堂,那个时候,人民大会堂还没有建呀!要知道当时厦大学生一年才招700多人,光前先生,你怎么也知道,40年后,中国高校都要扩招呢?
有人会说,看来厦大是是土豪呀,有钱就任性,难怪有人批你们是贵族办学。其实,做到极致,并不是厦大特别有钱,厦大也没有多收学生一分钱学费,重要的不是钱多钱少,而是怎样分配手中的钱。我就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厦大教师的待遇不太好。朱崇实校长在欢迎新教师入职时也说:“我知道我对教师的欠账很多,所以每一次测评,学生满意度越来越好,教师满意度却逐年下降。因为钱有限,要把钱先花在学生上,花在教学上,花在基础设施上,请老师们理解。”
朱校长欠老师的,他懂!
4、需求(刚需)——为学生服务学生想什么,就是刚需。
厦大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这是刚性要求,否则,博士生再多、学问做再好,科研成果再优秀,考核还是不及格。厦大不允许出现这样的现象:本科生大学四年,见不到教授,只有助教讲师上本科生课。
厦大给每一个本科生都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为此有一小笔钱补贴,可以喝咖啡,但这是老师请同学喝咖啡的钱,不能挪用。
厦大让有条件的每一个学院,都设咖啡屋或者茶室,除了老师可以在这里进行学术交流,最重要的是,可以有空间让老师和学生一起喝咖啡教学相长。
所有的安排,都一个目的,不能让学生见不到老师,见不到教授!
学生不仅要见到教授,还要见到校长。厦大每一个月要安排校长和学生代表共进早餐,在全校范围内邀约20名本科生,挑选学生的方法不是辅导员、团委书记推荐,而是网络报名进行抽签。
5、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爱学生的传统对学生好,没有理由,只有细节。
经济学院的教授,回忆当时考研究生的时候,他们的老师送货上门,轮流到学生宿舍的走廊,搬一个板凳,坐在那里方便学生随时提问,一时没有学生提问,就自己看书。“这样的风景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陷入回忆的教授,泪光闪动。
爱学生,还要注意细节和方式。比如说免费米饭,就有人提出,只有真正穷的学生才在乎米饭免费,他们的比例并不太高,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给全体学生的米饭免费呢,从经济学的角度,完全可以专门设一个免费米饭的窗口,让贫困学生凭证打饭呀!但校方的考虑是:这样做虽然省下了钱,但会让贫困学生难为情的。当大家都刷卡免费米饭,贫困学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
厦大这一传统,来源于陈嘉庚先生。在陈嘉庚最困难的时期,借不到钱来维持厦大开支,陈嘉庚把留给儿子的大楼卖掉。这就是著名的“宁肯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的故事。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被广为引用的话,我不太认同,我坚持认为“教育之道,学生为本”。有多少没有大师的大学,培养出大师级的栋梁之才呢!所以,我愿意改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亦非谓有大师之谓也,乃有大学生之谓也。”大学之大,大在学生,只有学生大了,才能成就大学之大。
在大学,学生最大,一切学校资源应该向学生倾斜;一切工作重心,应该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育目标,应该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拷问一所大学是否有良心,不是看它如何对待权贵,也不是看它如何对待富豪,甚至不是看它如何对待大师,而是看它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
厦大,不一定是最好的大学,但一定最有良心的学校。
6、粉丝经济:厦大校友,全中国最爱母校的
厚待自己的学生,就是厚待自己的未来。
在厦大,大学生将受到双重教育,除了专业知识,还有陈嘉庚精神的感召。每一个受到过陈嘉庚“倾资兴学、厚待学生”洗礼的厦大学子,走出这个校门,都会许下这个心愿,如果将来学有所成,一定要用各种方式回报母校。
在厦大,到处可以看到乡亲、校友捐赠的建筑物。每一年的校庆,都有校友捐赠。过去捐赠比较多的是海外老华侨,现在高考恢复后的校友,成为捐赠的主力军。
我不知道厦大是不是全国高校有最多校友捐赠的大学,但我可以肯定,在厦大毕业的学生,他如果想做慈善捐款,第一个想捐赠的大学一定是厦门大学。
厦大校友对母校的爱可以在网络上看得见,厦大即便有负面新闻,厦大校友一定力挺厦大。不是他们不明是非,而是他们一定会表明他们爱厦大。
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有某些学校的学生骂自己的大学,这在厦大校友圈几乎看不见。他们会批评厦大的某人某事,但却舍不得说母校一句坏话。
最后我还是想说我很爱你我的母校,感谢你的培育与爱。
以上是聚英厦大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厦门大学毕业学子感言:致我爱的厦大"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