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西北农大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 287 发布时间: 2011-10-25 14:42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一、个人简介
李维平,男,1956年6月,17日出生,博士,研究生,1977年参加工作。中国农学会高级会员,陕西省生化学会会员;多年来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
二、专家、人才称号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三、研究领域或方向
1、植物遗传育种:小麦多小穗种质创新与玉米温光敏新种质育种
2、蛋白质工程:蛋白质组学
四、学习工作经历
1、学历情况
1975.2-197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92.9-1996.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学习,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0.2-2003.12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工作情况
1977.5-198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工作,从事作物育种学教学与小麦育种科研。
1987.9-2000.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巴研究中心从事科研与推广工作。
2000.2-2004.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2004.4-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
3、教学情况
近年来,为本科生开设和讲授的课程有:基础蛋白质组学,生物工程学科导论,生物工程学进展,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蛋白质科学与健康,生物信息学等;为研究生开设和讲授蛋白质组学课程。
五、学术及科研项目、成果情况
从事小麦多小穗类型新种质的创造与利用研究,发现小麦中存在着小穗可增性显性基因型。选育出五个大系统9个多小穗新种质。专家组课题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具有 独特的创新之处和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主持玉米雄性不育系的创制研究,发现玉米雄穗小穗退化现象,创造出第1个雄花小穗退化 型温光型不育系,解决了玉米核不育难以找到保持系的问题,为玉米隐性核不育基因的利用开创了新途径。
较早的进入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掌握了质谱蛋白质组学重要技术与仪器的应用,建立了玉米固相2DE提取蛋白质新方法与监控和预测技术,提出了蛋白质数据库查询中无供试物种的查询方法。首次提出玉米雄花退化型不育系其不育性的形成与细胞质中叶绿体有关的新观点。
近几年来,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有:先后参与科研工作20多项,其中主持或参与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有:《秦巴山区旱作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雄花小穗退化型玉米温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育性转化研究》;省部课题:《秦巴山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陕西省丹凤县农业科技承包》,《小麦多小穗高产新种质多样性创造与新品种选育》,《作物抗旱性分子基础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等10多项。先后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农村科技承包一等奖1项。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扶贫先进个人,陕西省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农业科技承包工作先进个人等多次。出版著作3部,编写讲义1本,专利申请1项;发表论文40多篇,SCI收录1篇。
中国农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企业管理创新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陕西省生化学会会员。
主、参编著作及教材4部
1). 优质小麦高效生产与综合利用(主编,金盾出版社);
2). 棉枯萎抗性的形成规律(陕西科技出版社);
3). 蛋白质组学(主编,国家“十一五”教材);
4). 生物工艺学(主编,国家“十一五”教材)。
获奖情况
秦巴山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陕西省丹凤县农业科技承包,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普通小麦较多小穗新种质资源拓建与应用研究, 获省农牧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粮食丰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陕西省丹凤县农业科技承包, 获陕西省农村科技协调领导组一等奖。
六、联系方式
Tel:029-87091639
E-mail:wpli1369@163.com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李维平"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