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院校库 > 浙江大学 > 专业介绍 > 正文

浙江大学硕士点专业介绍:制冷与低温工程

作者:聚创浙大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 276 发布时间: 2011-05-29 08:35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制冷与低温工程*(Refrigeration and Cryogenic Engineering) (博士点)

  浙江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它依托于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前身为浙江大学低温研究室,创办于1958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创办的制冷设备与低温工程专业之一。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本学科已经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建立了很高的知名度。特别是在4K G-M制冷机、多级脉管制冷、混合工质制冷、热泵技术、吸收制冷、热声发动机及热声制冷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地位。自创办以来,该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本学科拥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中青年人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获提名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梯队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教师的74%。
  本学科自创办以来取得科研成果5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学大会奖3项,中科院奖1项,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17项。出版高水平著作32部,获专利成果60余项。2002-2007年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共计363篇,其中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81篇,SCI、EI检索论文117篇、ISTP检索会议论文38篇;SCI检索论文被它引次数合计达158篇次。“深低温回热制冷法研究”获浙江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无运动部件的低温制冷方法研究”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自然循环预冷原理性试验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1-2005年间,本学科已培养出博士14名,硕士72名,其中1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位获2005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本学科培养的博士邱利民教授先后获得了国际制冷学会“卡尔?林德”奖,“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等荣誉,金滔副教授于2006年荣获国际制冷学会“彼得?卡皮查”奖。本学科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先后于1989年、1998年和2003年分别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国际制冷与低温会议(ICCR),扩大了国际上的影响。本学科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及公司已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已联合培养多名博士研究生。本学科陈国邦教授在第20届国际制冷大会上连续第二次当选为国际制冷学会低温委员会副主席,标志着本学科在国际低温界的重要地位。

  研究生主干课程:
  高等传热学、高等工程热力学、最优化原理与方法、专业前沿选论、最新低温制冷技术、制冷低温试验技术、室内空气品质及控制、高等低温学、近代热力学导论、传热过程的熵分析、制冷与低温系统计算机分析、传热传质的工程计算方法、低温传热学、低温工程材料、中央空调蓄冰技术与低温送风等。

  主要研究方向:
  低温制冷技术,制冷自动化技术,低温生物医学,低温传热,暖通空调技术,制冷与低温系统自动化,制冷与低温应用技术等。具体包括:热声制冷技术、脉管制冷技术、新型冰蓄冷与低温送风技术、低温生物与制药技术、混合工质自行复叠制冷技术、新型吸收制冷技术、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低温环境风冷热泵技术、地源热泵技术、新型替代工质、计算机仿真与控制、油田气回收技术等。

  学科负责人:陈光明教授、邱利民教授
  联系电话: 0571-87952793
  邮件地址: limin.Qiu@zju.edu.cn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浙江大学硕士点专业介绍:制冷与低温工程"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