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同济考研网-小厦老师 点击量: 754 发布时间: 2016-05-30 17:20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
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测绘技术从传统的模拟时代过渡到数字时代,现正进入信息时代。以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和传统的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为特征的现代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正发生着深刻的巨变。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也从传统的一维或二维、小范围、低精度、静态测量向三维或四维、大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方向发展,使本学科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城市信息平台、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环境变化与监测、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等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GNSS卫星精密定位与定轨、卫星导航与应用、GNSS软件接收机研制、地壳形变监测、大地测量反演、地球重力场、InSAR数据处理、精密工程测量等。
博士生导师:沈云中、陈义、伍吉仓、姚连璧、鲍峰、王解先、李博峰、潘国荣、吴斌(兼职)
硕士生导师:楼立志、胡丛玮
2、摄影测量与遥感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利用航空和航天遥感所获取的数字影象、近景摄影影像,通过计算机分析、量测、处理和解译,研究目标与环境的几何与物理特性,从而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各种数字产品或图解产品的科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本方向在国内、国际已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三S”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探测、“数字地球”、“数字化城市”、导航与定位、环境监测、灾害预报与评估、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工程设计与建筑物变形监测、军事工程以及地图的测绘与修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的重要分支,也涉及到信息科学的诸多的方面,例如:空间传感器、数字图象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计算机视觉空间信息系统等。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多源传感器网络,精密遥感监测,数字摄影测量、城市遥感、环境遥感、极地冰盖遥感监测、海平面监测、地基SAR影像处理、移动测量系统、信息智能提取与分析、遥感灾害监测等。
博士生导师:程效军、Marco Scaioni、林怡、李全海
硕士生导师:叶勤、谢欢、乔刚、张绍明
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是利用地图图形语言与数学模型语言描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各种自然、人文、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动态演变特征;研究空间信息采集、智能抽象、存储、分析、可视化处理、管理与应用的一门科学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知识工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已使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成为人类认知地理环境和利用地理资源条件,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成为当今数字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支撑。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作为测绘科学与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智能与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与技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农林、地矿、冶金、水利、交通、环境、海洋、导航、行政管理、市政管理、城市规划与管理、国防建设、作战指挥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有力地推动了各相关学科的科技进步与发展;研究、开发、建立的各级、各部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GIS理论与方法、不确定性理论与质量控制、空间分析统计与建模等、3S集成、智能交通系统、土地评价与规划、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土地信息学与信息系统、GIS工程应用。
博士生导师:童小华、刘春、石忆邵
硕士生导师:周炳中、王卫安、杨光、张松林、陈鹏
培养目标
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测绘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卓越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管理与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优秀人才。
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生的学制为2.5年,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在学期间,硕士生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一年半,用于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一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但入学注册后在校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半。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同济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