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考研网-a老师 点击量: 888 发布时间: 2017-03-07 18:20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聚英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新传的知识点,供新传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新传知识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校新传考研,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很多大部分学者都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过有些学者从其他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几乎是与拉斯韦尔同时,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于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分别从正面和负面两个角度分析了大众传播的功能。
正面:
①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status conferral):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赋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行动以显赫的地位,使它们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②社会规范枪支功能(enforcement of social norms):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社会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使其感到维护社会规范的“制度性压力”,从而强制其遵守社会规范。
负面:“麻醉作用”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理,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们在听,在读,在看,在思考,但是,他们把这种行为当作行动的替代物。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所强调的“麻醉效果”是指人们沉溺在眉睫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不知不觉失去了行动能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后来其他学者在“麻醉效果”的基础上,概括了更多的“大众传播”负面效果。
①麻醉精神——对受众的长期作用。媒介提供伪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介真实。过度沉溺于表而信息和通俗娱乐中, 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
②顺从现状。对批判内容不予理睬。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
③降低审美水平和鉴赏力。大众媒介要迎合大众的口味。
④媒介以兼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施拉姆——媒介是时间的窃贼。使时间在消遣、娱乐和平庸之中化为乌有。
⑤异化作用。批判学派,马克思。关注人在商品化社会中如何被商品异化,媒介广告。
⑥ 电影电视网络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内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影响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经验学派20年代、80年代研究。
⑦民族文化生存与文化认同危机。卫星直接电视、网络的发展,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家主权问题,对社会制度构成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冲击。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话语权。
陈水扁试图用教科书、教科书强调台湾文化史原著文化,试图将其与大陆分离。
⑧人们过多依赖媒介带来的间接交流后人际间的社会交往互动逐渐减少,与社会群体逐渐疏远陌生。日本学者中野牧提出了"容器人"概念——指那些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结的人,思想观念乃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而完全成为一种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负面评价是从批判的角度出发看待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媒介掌握在人的手中,人的态度和决策决定了媒介的作用。媒介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其本质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介的作用将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媒介的看法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无论媒介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人都是媒介的使用者,控制者,对媒介功能的分析不能撇开人谈“善恶”。
以上文章内容由桔子姐提供,聚英考研信息网整理,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推荐: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桔子新传考研 |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