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 > 考研专业课 > 备考手册 > 正文

桔子新传考研 | 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作者:聚创考研网-a老师 点击量: 1065 发布时间: 2017-02-24 15:48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聚英携手厦大新传研究生学姐桔子姐为2018备战新传的学子们整理新传的知识点,供新传学子们学习参考。更多新传知识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名校新传考研,每日为大家分享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宝贵的知识点讲解。

 

桔子新传考研 | 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前文提到了集合行为,信息的传播贯穿于集合行为的全过程,但是集合行为的信息传播和正常的社会传播有很大的不同,它会受到一些特殊的传播机制。在集合行为下的传播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群体按时与群体感染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的情绪或者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群体暗示指的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一种传播方式。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研究集合心理《群众心理》)认为,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1890年《模仿律》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 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分为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学习)。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人们在面临突发或灾难性事件时,最简单省力的反应就是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基于本能进行,因此出现了相互模仿。

  “匿名性”指的是集合行为中,由于脱离正常社会秩序引起的越轨行为,由于集合行为。因为集合行为使他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能够知道他是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作出种种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的行为。比如网络上的“人肉搜索”。

  以上文章内容由桔子姐提供,聚英考研信息网整理,本文为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阅读推荐:

  桔子新传考研 |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桔子新传考研 | 人内传播:详尽分析可能性模式

  桔子新传考研 | 人内传播:“基模”理论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桔子新传考研 | 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