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联综合 > 写作 > 正文

【考研真题】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解析

作者:聚创考研网-a老师 点击量: 1360 发布时间: 2016-12-13 11:21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真题对于考研复习来说是及其重要的,我们可以从真题中找到许多的规律。那么如何才能找到规律呢?下面聚英考研信息网分享了2015年管理类联考类写作真题及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真题】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解析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再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规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为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参考范文《政府真的不该干预生产过剩吗》】

  上文推理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现择其要点分析如下。

  首先,只要企业开拓市场,就能化解生产过剩,这一推理错误地预设了市场需求是无限的。试想如果华为今年生产了1000亿台智能手机,估计这两年华为再怎么开拓市场,也化解不了自己的生产过剩。

  其次,单凭市场会自动调节,就断然推出政府不需要干预生产过剩,也明显是有漏洞的。因为市场的调节总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市场调节时经济浪费说不准已经很严重地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再次,把"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同于"生产过剩",明显是混淆概念。供求关系不平衡,有可能是生产不足,也有可能是生产过剩。所以,生产过剩未必就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供如果只是稍微大于求,这样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也是不能称之为生产过剩的。

  另外,仅仅根据生产过剩可能增加物资储备也推不出它就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生产过剩储备的都是没用的物资,它又如何应对不时之需?还有,并非所有的生产不足(如某些奢侈品)都会导致人们缺衣少食,因此又怎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最后,就算政府应该合理定位自己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不能因此就推出不必干预生产过剩问题。如果这些过剩刚好会导致严重民生问题,如产品卖不出去而迫使许多工人下岗,这时难道政府还应该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

  由于上文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和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孟子曾引用阳虎的话:“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孟子·滕文公上》)这段话表明了古人对当时社会上为富为仁现象的一种态度,以及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57.【参考答案】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有爱、帮助、同情(精神层面);富,即富有、富足、指财产多、财物多(物质层面)。

  考生论证“富”与“仁”的关系,“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或选一个角度,或兼而论之,都可。

  ·论证一:“为富”者当“为仁”

  司马迁曾说过“君子富,好行其德“,可见,为富者当为仁。

  为富者当为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利于更多人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利于个体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因此为富者当为仁,仁的是“他”,富的是“己”。

  社会倡导为富者为仁的风尚,个人在思想上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行为上应承担社会责任,乐善好施,合法致富。

  ·论证二:“为富”者未必“不仁”

  “为富不仁”原始意思是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致富的途径有:一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卓越才干,为社会做出贡献获得报酬,二是以非法行为大发昧心财,显然前者不能得之"不仁"

  “富”与“仁”不是对应的,我们崇尚的“小康”社会便是两者最完善的统一,虽“为富不仁者”绵绵不绝,但好行其德的君子富人越来越多。

  社会应提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风尚,法律制度对“致富途径约束”,和“为富者”保护个人财富。

  ·论证三:从“为富不仁”到“富而好仁”

  为富不仁是人治社会的道德判读,不是法制社会的认知理念和方式

  为富不仁是制度的缺失,不是富人的人性低劣

  用制度激励富人“富而好仁”建构贫富和谐

  ① 应当在社会上弘扬节俭奉献,乐善好施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

  ② 做好制度安排,鼓励富人将财富回报社会。

  ③ 从制度层面上强化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管子说,“仓癝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学科,勤思考研特地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您提供梳理和分析,旨在帮助大家更快的提高成绩。

       相关阅读推荐:

  【考研真题】2010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解析

  2018管联英语写作:信件类作文模板(四)

  2018管联英语写作:信件类作文模板(五)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考研真题】2015年管理类联考综合写作真题解析"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