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 > 考研专业课 > 经验分享 > 正文

一位资深考研党的故事: 若三战考研,你将如何?

作者:聚创考研网-a老师 点击量: 524 发布时间: 2016-05-07 16:09 【微信号:扫码加咨询】

  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有的人考研是为了学习,有的人考研是为了名分;而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考研则是为了曾经,而不是为了将来。能坚持的人不多,但是,当你回头时,只要你不后悔,这一切都会变得无比美妙。渐渐熟悉的平淡和空洞以及渐渐远离的社会图景让人遁入了另一个世界,也决定了我最后的去向。


  一战考研:懵懂的尝试


  那年,我是一名本科学生。怀抱着美丽的梦想来到大学,看着学长学姐们投入社会的怀抱,突然发现自己无所适从。英语专业是一个让人难以割舍的优势,它提供的语言能力让人在社会上有一种特别的优势。但是,没有工作专长和技能又让我们这些英语毕业生在专业性上显得平庸。面对寥寥无几的选择,不想当教师,也不想做外贸工作的我,开始考虑考研。


  大三上学期,我下了考研的决心。20岁的青春年华总是充满着懵懂和梦想,我选择了武汉大学中文系为自己的目标,开始努力。自小,我便对写作充满兴趣,不知道是努力的结果还是冥冥中注定,大学时期我随笔写的几篇文章都被杂志采用,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写作的想法,中文系自然成为我不二的选择。买书、定计划、开始执行,一切一气呵成。而兴趣的驱使也让我对中文系的专业课深深入迷。仅仅一个月,我便背完了《古代汉语》前三本的所有课文。


  当我还在梦中勾画着自己的未来的时候,生活却悄悄地在我身上闹了一个小把戏。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辅修了金融学作为第二学位,这坚定了父母要我成为“高富帅”的想法。在自作主张准备起考研专业课之后,我甚至没有跟家里提起自己想要考研的目标。


  直到大三寒假回到家中,父母得知我的考研目标是文学后,皱起了眉头。


  一番争论之后,我遵从了父母的意愿。毕竟父母的年龄和阅历并不是我能够比拟的,也许他们是对的。由此,我决定放弃自己已经准备得不错的中文系专业课,转而选择一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方向的专业来考试。这个突然的转变,让我的考研之路进入了拐点。


  大学中,英语系很少开完整的数学课。至少,我的学校没有开设数学课程。当我决定考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学院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学习数学有多难。作出决定的时候已是大三下学期,我此时才开始第一次认真学习高等数学。我考研的科目是数学三,对于一个零数学基础的人,通过考试简直是天方夜谭。每一天图书馆的生活都是煎熬,我恨不得每天都钻在政治参考书里面,甚至完全不想看那些数字。这时,最需要的是坚持。而我,却在数学的折磨中一点一点消耗着自己的兴趣。数学,最终成为了我的绊脚石。64分的成绩将我的总分死死压在300分以下。当然,对于管理学学科来说,这连单科国家线都不够。


 二战考研:艰难的坚持


  第一年考研的失利并没有击倒我想要成为研究生的决心。在我情绪最低落的时候,网络上的一幅图片激励了我——西南财经大学的风景图。


  有时候,真正能够激励梦想的,只有心底的愿望。看到自己曾经魂牵梦绕的学校就在眼前,没有人能抗拒这一份诱惑。甚至,这种坚持能够将我从当年对数学、贸易专业的厌恶中解脱出来,让数学和专业课的学习成为我的乐趣。显然,这样的诱惑对于我是致命的,但是,也为我后来的盲目埋下了伏笔。


  事后我渐渐发现,有过两年考研经验的人们像在同一个战壕战斗过的战友: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和感受。这种感受像是一副枷锁,又像是阴霾的天气,在那一整年笼罩在我的心头。当我开始又一年的图书馆生涯的时候,内心的压抑逐渐控制了我的生活。


  我就像一个在茂密的树林里前进的人,远方树影里投射下来的一道光就被视作了希望。而学会坚持,可能是我一生最深的感悟。


  第一年数学的失利成了我第二年考研的好理由。因为我学习数学的时间不到一年,却能考到64分,自己和家里人都受到了激励。大家告诉我:“再考一年吧!你有一整年来学好数学,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我相信了。


  对于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人来说,这其实并不容易。不过,任何事情皆重在坚持。早上8点开始到晚上6点,我都会忍住内心的压抑,强制让自己读数学书,做数学题。那年的我,对数学抱有一种一定要征服的决心,找不到方法就用最笨的方法:背下所有不懂的题目,遇到新的问题先用背过的知识来解答。再困难的问题,其实最基本的方法都能解决,只是慢一点、笨一点而已。当一本数学参考书从薄薄的50px被我硬生生做笔记做到100px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没有什么不懂的题目,也没有什么不会的练习了,我觉得自己可以上考场了。


  这一年的政治和英语更加轻车熟路。翻开去年的题目,一遍一遍练习着错题,就已经是在提升了。所以,那一年的政治,我背得滚瓜烂熟。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对数字之外的东西有一股亲和力,它们被视作一种休闲,因此复习其他科目都显得轻松有趣,包括我本科的专业——英语。所以,我仅仅买了市面上一套最高难度的练习题做,随后把不懂的和错误的分析完。我一直认为如果准备的比需要的多一点的话,成绩会达到我从未想过的高度。当然,事实证明我的思路是正确的。


  一向谨慎的我,却在另一个方向上犯了错。因为淘宝上有卖被鼓吹为最权威的专业课资料,所以我花了一些钱购买了一份。资料中的练习数量不算多,我在其中找到了许多我见过的题目。所以,我误认为背诵这一份练习题就可以。我的专业课复习从专业课指定课本转向了网络材料。这一点,深深地害了我。


  当我在三门公共课上花费我所有的毅力与恒心的时候,我忘记了专业课也需要我坚持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结果,其他人的专业课都可以考到100分以上的时候,我只拿到了90多分。


  这就注定了悲剧的重演。数学从我小的时候开始便是我的弱项,而背诵例题却不理解解题思路的做法在考研考试中效果并不好。所以我的数学提升并不大,最后的成绩也只是刚刚过线,90余分。好在两年的公共课积淀让我的英语和政治达到了双80分的成绩,这也成了我总分的最大来源。看着自己的成绩单,几乎所有科目都是一个分数的时候,我思绪万千:没想到自己的数学和专业课竟然这么差,而总分的个位数字是9,这意味着我很可能因为1分之差而被淘汰。墨菲定律:事情总是朝着你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第二年,我离C区调剂线差1分。


  三战考研:沉思的飞跃


  被1分淘汰是一件完全让人无法平静接受的事情。甚至家里的痛苦都成了小区邻里的谈资之一。有的人就是这么不服输,正如我自己。短暂地痛过之后,我拿出了一股傲气:如果管理研究生读不了,我就到最好的城市去做管理的尖端工作。我希望用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来达到那些研究生都不敢想象的高度。我来到了北京,寻找一份管理类的工作。


  两年的考研生涯让我变成了一个难以进入社会的孩子。带着孩子气和书生气的我一个人来到北京,寻找不属于年轻人的管理类工作,结果理所当然地不理想。我面试过几个不错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都在半途被淘汰。之后我又参加了AppleStore的Specilist的面试,再一次失败。不过,两年考研能够练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希望成为一个研究生的人,还能练就一个敢于承受一切和尝试一切的人。我没有放弃一点点的希望,继续寻找着。


  进一步搜寻,一位朋友告诉我管理咨询和市场调研公司可能是我比较好的发展方向。我立马把简历投过去。这一份两年待业经历的简历几乎吓退了所有的公司HR。


  我并没有放弃,一口气投了几个求职网站上所有的市场调研公司,搜索了国内几乎所有知名调研机构的邮箱并将简历寄送过去。一个月之后,我收到2份来自市场调研公司的offer终于成为一名市场调研师。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也并不是我熟悉的领域。可以说我完全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失败中坚持,在每一个小的工作中按照书本知识“依葫芦画瓢”。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学习是高速的,一个多月以后,我已经能为某几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做出像样的调查项目了。一切顺风顺水,我在证明自己的路上走得还算踏实。


  但是工作时间一长,我便意识到:每个人都只是社会的一根螺丝,无论你学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你能创造什么。时不时翻一翻带在身边的考研材料,成了一个北漂人的慰藉。这些就是我带来纪念我的曾经,告诫我的未来的东西。时间长了,摸着考研的书,感觉会变化。它们成为每天加班、劳累之后,唯一能够证明“我”存在的东西,那个曾经的“我”,愿意做梦并且愿意为梦勇敢前进的“我”。看着它们的时候,我才不是社会的一颗螺丝,却是曾经存在过,孤傲、偏执的我,那个性格独特的我。每每深入思考这个,我就会浮想联翩。某天,一位挚友告诉我:其实你应该读哲学,因为你爱想。


  哲学,我从没想过读这么一个学科。最重要的原因是,它和挣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能够选择与挣钱没有关系的学科,我会选择中文。不过,我已经不是22岁的我了。我已经事业小成,有了自己的领导职位,有了自己的团队。也许我想过再次考研,不过那也只是远处的梦幻罢了,更不用说考哲学这个我高山仰止从未真正接触的学科。


  而我的朋友说得很简单,难道你内心深处不想吗?我反问自己,我深入地看着自己的内心。难道我不想吗?毅然地,我辞去了自己曾经光鲜亮丽的职位,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湖北。这一次,我是深深思考过后,想要找回自己。选择哲学,就要学习大量我不知道的理论和知识。我买回了书,开始细细阅读。


  好在朋友是哲学系在读研究生,他成了答疑解惑的“老师”。因为要边工作边复习,负担很重,所以我放弃了政治和英语的复习。我想得很简单,就算一年不复习,两门公共课每一门能掉20分,也够国家线了。


  这一年,我过得很凌乱。从北京的由零开始,到回乡的一切归零。我似乎走得很快,但我确定我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孩子了。我学会了拿结果说话,也不再为自己的付出做一点点申辩。我学会了去学自己不喜欢的理论,同时能够坚持自己热爱的理论。最重要的是,哲学解放了我许多的思考,让我真切地感到了生活的滋味,那一刻起,我便深深地为之着迷了。


  我只有4个月的时间准备,但是我过得很充实,很开心。每每回想起,便发觉反思对于人生的力量:那并不是获取知识的途径,而是让人充分感觉到自己存在的途径。努力过后,我也得到了回报。以目标院校第三名的成绩考入我心仪的哲学院。


  后记:生活和梦想的力量


  记得我将要辞职的时候,我的妈妈问过我:“你确定你的决定正确吗?”我说:“如果日后我不后悔,我的决定就是正确的。”现在,我不仅不后悔,而且很欣慰能够这样选择。当考研成为生活和自我证明的时候,谁都想不到,我会走向它的最远端:遁入最深沉的哲思。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的。当一颗被两次失败击倒过的心灵奋力争取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的时候,它会平静地反思。而这种反思便可以说是哲学的开端。似乎我的人生在引导着我走到今天的位置。不过,我更倾向于相信,这是因为我的坚持。


  生活的力量让人盲目,同时让人清醒地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而梦想的力量能够指引你未来会成为谁,会做些什么。让生活与梦想连接的唯一途径便是坚持。坚持过的,没有什么好后悔。


   以上内容由聚英考研信息网整理发布。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一位资深考研党的故事: 若三战考研,你将如何?"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H17720740258进行咨询。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 聚创考研网校微信